2016 年 09 月 06 日 
最新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西南考试网考试快讯

高校学者痛陈人才“帽子”之滥:助长学阀和学术泡沫

转自:青年人

 为了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国家多部委、各省市和众多高校纷纷推出各级各类的人才计划,其中不少发挥了鼓励创新、培养人才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政出多门,定位重叠,一部分人才计划在一些地方和系统客观上形成了“帽子工程”,这些“帽子”与科研资源、职称晋升、评奖待遇紧密挂钩,事关青年学者的“功名利禄”,从而引发抢“帽子”。

  记者调研中听到许多业内人士呼吁:令人眼花缭乱的“帽子”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科研生态,助长了学术泡沫。当前,亟待正视拼抢“帽子”的浮躁风气,梳理整合名目繁多、重复交错的人才计划,创造一个让年轻人静下心来搞学术研究的良好环境。

  “帽子”抢起来,泡沫浮起来

  ——西部某高校人文学者痛陈人才“帽子”之滥

  自述者:应要求不具名

    戴不戴高“帽子”事关学院利益

  时下,各种人才计划、人才工程的“帽子”满天飞,适合社科年轻学者的帽子也多了起来,有些学院领导硬性要求大家削尖脑袋去争。因为戴不戴这顶高“帽子”,事关学院自身绩效和利益。

  我们院领导常说,一张饼摊在那里,你不去使劲咬,别人就会去把它咬走。“你看某学院,去年几个人去争‘青年长江学者’称号,我们学院一个人都没有,咋办?”他讲起这个状况时很生气。

  一所大学里,每个学院一方面要争话语权,另一方面还要完成规定绩效。学院戴各种“帽子”的教师越多,在各种评审委员会中掌握的话语权就越多,拥有的资源分配权就越大。教师争到的一顶顶“帽子”,都可以计入对学院的绩效考核,享受相应的加分,学院也才能拿到学校给予的相应收入,不然集体被扣钱,自然会殃及教师。

  抢“帽子”流行“一鸡多吃”

  一个年轻学者想要努力够着各种人才“帽子”标准,需要具备两方面优势。一是以导师为中心,展开社会公关,频频在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亮相,结交很多人。实际上很多这样的会议并不深入讨论学术,主要是会面,把关系处好,彼此交换资源。二是自己“发掘”自己的潜力,一篇论文就能说完的事情,要分成三篇四篇论文来讲。我把这种行为称为“点杀”,或者叫“一鸡多吃”。一些混得好的年轻人,最善于“一鸡多吃”。

  现在,在人文学科里面,抄袭这样的造假行为已经太low了,更高级的就是这种隐蔽的“一鸡多吃”。一个科研成果,申请完省级项目,换个题目又去申请国家级,不断往里面“注水”。只要善于包装自己,会“秀成果”,就容易“出成果”。

   助长学阀和学术泡沫

  我不否认,争到各种“帽子”的人,确实有名副其实的,但是鱼目混珠者也不少。与其苦熬,不如“争帽”,助长了学阀和山头主义。你要不是某名师的学生,你连一杯羹都分不上。某些戴上“铁帽子”的所谓大学者,实际上主宰着优势科研资源的支配权。

  上行下效,在由各种级别不同的“帽子”铺成的成才道路上,年轻人就像打怪升级的游戏玩家,只有永不停歇地抢“帽子”,才有机会获取和控制更多学术资源。

  这种激励机制造成的后果,就是科技创新的低劣循环,加剧科研的泡沫化。一个学者一辈子引以为豪的成果可能就那么几个,但是面对一堆捆绑着各种资源的“帽子”,很多人是经不起诱惑的。有人甚至还敢将一些集体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变成个人成果。

  我们常说股市有泡沫,电影票房有泡沫。实际上,大量资金附着在一些人才计划的“帽子”后面,涌进学术市场,也催生了大量的学术泡沫。这个泡沫的背后,是学校与学校、学院与学院、学者与学者之间的白热化竞争。

  “强刺激”下未必真能促进创新

  我们过于相信竞争能促进创新,但是我们忘了一点,就是这样的竞争必须建立在公平的机制下,否则只能适得其反。现在的科研和学术资源,首先由学校掌握,分到院里面。由于院领导往往身兼两职,既有行政权力,又有学术权力,因此院领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各种资源的分配。

  为了争资源,不少学者不是潜心搞科研,而是想法设法去抱院长的大腿、校长的大腿,学术越来越难以独立。让知识分子削尖脑袋去抢“帽子”,并不一定能让创新提速,还会加剧科研领域的无序竞争,加剧急功近利的学术泡沫,破环科研整体环境,与科研推动创新的初衷背道而驰。

  “帽子”满天飞,也可以看出一些部门和地方的急功近利。能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不足是一件好事,但以此认为“强刺激”就可以推动科研创新,还是有些想当然。科研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实现的,它不仅有周期性,还需要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