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09 月 06 日 
最新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西南考试网作品交流

故宫藏画里的“春山”:澹冶、柳色、小隐与晚归

来源:澎湃新闻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出自唐代文学家李华的诗作《春行即兴》以其句句写景,句句含情,意境含蓄的特点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

诗词之外,美术史上对于春山的描绘亦多有精彩之作,如南宋赵伯驹的《春山图》通幅以青绿为主调,生动地表现出春日触目阶绿的景致;元代朱叔重的《春塘柳色》用笔极为柔和,着色温润清雅,充分表现出春天里大地润泽,嫩绿遍野,万物滋长的盎然生意;明初戴进的《春酣图》则连皴带染,劲健洒脱,反映出十五世纪浙派画家追求直观的平面装饰趣味,与动态美感的典型作风……

北宋山水画家郭熙在其《林泉高致·山水训》曾有言:“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值此春云出岫、湖江春晓的踏春时节,《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别梳理故宫藏画中的“春山图”,以飨读者。

宋 郭熙 《早春图》轴

宋 郭熙 《早春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郭熙(活动于11世纪),河南温县人。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为翰林图画院艺学,善画山水。著有《林泉高致》一书,是我国画史上讨论山水画的一部重要论著。

宋 郭熙 《早春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郭熙 《早春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的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近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后衔接中景扭动的山石,隔着云雾,两座山峰在远景突起,居中矗立,下临深渊,深山中有宏伟的殿堂楼阁。左侧平坡委迤,令人觉得既深且远。

宋 郭熙 《早春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以粗阔扭曲的线条,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所以称为“卷云皴”。树木枝干虬曲,枝桠像伸指布掌的样子,称为“蟹爪枝”,是承袭自宋初李成一系的特色。画幅右侧画家自题:“早春。壬子(1072)年郭熙画。”顾名思义,这幅画作是在描写瑞雪消融,云烟变幻,大地复苏,草木发枝,一片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象。

(传)宋 米芾 《春山瑞松》轴

(传)宋 米芾 《春山瑞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画云山间,孤亭一座,苍松数株,景致简约而清雅。山头以横笔“米点”铺叠而成,并加湿笔晕染,表现云烟变幻之趣,深得米家云山的韵致。上方诗塘为宋高宗题诗。左下角石隙间暗藏“米芾”二字,疑似后人所添附。

(传)宋 米芾 《春山瑞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海岳外史。原籍山西太原,后移居襄阳。善书法,又精鉴别,宣和间曾任书画博士。作画则以简淡的米家云山而蔚为典型。

宋 赵伯驹 《春山图》轴

宋 赵伯驹 《春山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伯驹(1120-1183),字千里,宋太祖七世孙。善画青绿山水,兼工花卉翎毛,尤长于人物楼台界画。本幅画山水晴云,游骑寻春,村家桃柳,水亭茶话。通幅以青绿为主调,生动地表现出春日触目阶绿的景致。

宋 赵伯驹 《春山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赵伯驹 《春山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赵伯驹 《春山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高宗行书题跋:“此帧未署名款,而观其风神笔力,与石渠宝笈所收赵伯驹真迹正合。因为审定标题,盖伯驹画多不署名,如赤壁图经柯九思审定,汉宫图经董其昌审定,而江山秋色则见跋语中。今为拈出,设遇精鉴如丹丘香光,必当证可。御笔,题句后并识。”

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卷

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卷第一幅春景 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图画分为四段,分别绘春、夏、秋、冬四时景象。

画面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结合界画技法,精心构建庭院台榭等建筑,工整精巧,或富丽,或古朴。山石以小斧劈皴法出之,苍逸劲健,行笔设色严谨而注重法度,画中人物虽小而形神完备。整幅作品面貌古朴,笔法精严,极富南宋画院作品的特色。临安(今浙江杭州)作为南宋都城所在,高官显贵们的庭园别墅建造甚多,刘松年身为画院画家,长年生活其间,描绘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此图立意于表现士绅官僚优裕闲适的生活,画家的注意力从山川自然的野韵转移到人工营造修饰的景物,这种题材风格的转变,从侧面反映出南宋时期,一大批无心复国的官僚们,专注于享乐的生活态度。正如诗云:“暖风薰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元 高克恭 《画春山晴雨》轴

元 高克恭 《画春山晴雨》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克恭(1248—1310),号房山。其先回鹘人,占籍大同,后居武林。字彦敬,号房山老人,仕至刑部尚书。画山水,学米氏父子,造诣精绝。后学董源、李成、巨然笔法,专取写意气韵,亦擅长墨竹。 高克恭画盛名盖世,而流传作品不多。

元 高克恭 《画春山晴雨》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高克恭 《画春山晴雨》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画溪边小景,云影满山,用笔含蓄凝练,用墨温婉蕴借,突出宁静的氛围。

元 吴镇 《清江春晓》轴

元 吴镇 《清江春晓》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浙江嘉兴人。生于至元十七年(1280),死于至正十四年(1354)。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大家。 梅花道人山水学自巨然,受巨然影响很大。

元 吴镇 《清江春晓》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以长披麻的笔法皴画山石,笔力圆劲。渍染多用淡墨,清淡雅逸。画树木、屋宇、人物用笔粗壮,笔锋微秃,虽每一笔并不紧密连接,但意趣已足,也许是画法中的“意到笔不到”,并且全幅具有豪迈的气势。

元 王蒙 《谷口春耕图》轴

元 王蒙 《谷口春耕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蒙题:“山中旧是读书处,谷口亲耕种秫田;写向画图君取貌,只疑黄鹤草堂前。黄鹤山人王蒙。”

元 王蒙 《谷口春耕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周尚题:“阴崖积铁树班班,老董风流足可攀。便欲结茅依此地,读书松底听潺潺。周尚。钤印二:四明山人。伯高。”

郑维翰题:“井屋迢迢隔翠微,我将潜迹荷鉏归;自缘不露囊中颖,岂叹人间识者稀。烟柳垂垂平野沼,风苗翼翼接郊畿;却因偶得耕鉏暇,石壁攀萝制作衣。郑维翰。”

王禋题:“满眼荆谿入画图,树椽茅屋倚苍梧;秫田二顷躬耕处,坐石看山酒旋沽。三山王禋。钤印二:王明仲。坤良卦印。”

左边幅董其昌题:“叔明有青弁图,与此图同一笔法。其昌。 ”上方裱绫董其昌又题:“癸亥(1623)四月十一日晋陵唐君鱼持赠,元人题此图,有老董风流尚可攀,谓吾家北苑也。后二日吴江道中观并记。其昌。 ”收传印记:王氏清玩。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子孙世昌。清干隆嘉庆宣统印玺。

元 王蒙 《谷口春耕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浙江吴兴人。父王国器(1284生)亦善书画,为赵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