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09 月 06 日 
最新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西南考试网舞蹈考级

舞蹈家赵汝蘅:灵感往往就在一刹那,一定源于生活

1.jpg

赵汝蘅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新媒体专线从即日起推出“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年间”大型多媒体系列报道专栏,就一年来文艺工作的重点、亮点、难点和社会关注热点,独家专访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书法、曲艺、舞蹈、杂技、民间文艺等领域老中青三代知名文艺工作者,深入了解他们这一年来的实践探索、创作动态、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图为赵汝蘅接受新华社专访。周小红摄新华网发

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周宁熊琳张漫子)舞剧《红色娘子军》如何磨练成精品力作?中国为何缺少顶级的舞蹈艺术家?舞者的生存状况怎样改善?健康的舞评队伍何时形成……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后的一年里,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国家大剧院舞蹈艺术总监赵汝蘅始终在思考这些问题。

精品不是“打造”出来的

“对所谓的‘打造精品’说,我很反对,因为精品是打造不出来的,而要靠‘精挑细作’、靠时间磨练、靠观众检验才能产生。”赵汝蘅认为,真正的经典,无论年代、不分国界,都会得到观众喜爱。

作为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代表作之一,《红色娘子军》一直以它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被国内外同行和观众誉为舞蹈经典。而作为最早参与这部舞剧创作和主演的赵汝蘅认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研磨与完善,才让《红色娘子军》有这样的声誉。

在追求完美的路上,没有捷径。“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主创们下了狠功夫。”赵汝蘅举例说,一次剧团到部队演出,官兵看后给了句评语:“像娘子不像军”。“听到这话,演员立刻奔赴军营‘当兵’,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归来时,演员操练、喊‘杀’的时候,气势跟战士们一模一样。”

舞蹈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顶尖舞蹈家的出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庞大的舞者群体和优质的舞蹈教育。”赵汝蘅认为,当前我国“业余舞蹈教育质量欠佳”“专业舞蹈教育重学历、轻艺术”等问题,阻碍了舞蹈精品的产生。

赵汝蘅说,随着舞蹈考级制度的实施,城市里涌现出大量教育培训机构,一些人将舞蹈考级当成“赚孩子钱”的工具,而一些家长“必须考级”的心理,导致编舞市场要价畸高。

此外,一些高校的专业舞蹈教育过于注重学历,甚至认为“有什么样的学历才能当什么级别的老师”,以致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精神和创作习惯的养成。

“舞蹈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赵汝蘅认为,只有让更多的孩子具有文学、音乐、美术等综合素养,才有可能涌现顶尖舞蹈家和精品力作。

舞者的生存状态需要改善

“当前,一些电视台上演着星光炫耀的‘舞蹈秀’,舞蹈演员看上去很风光。”赵汝蘅说,其实并非如此。“和其他艺术行当相比,舞蹈工作者付出很多,但整体收入并不高,需要改善。”

“特别是中国舞演员的生存状态,很不好。”赵汝蘅举例说,一些非常优秀的中国古典舞演员,由于缺乏舞台和较好的剧团,只能转行从事舞蹈创作,非常可惜。

“舞蹈演员个人也要发奋努力。创作灵感的产生往往就在一刹那,而这一刹那一定来源于生活。”赵汝蘅希望,更多热爱舞蹈艺术的年轻舞者要沉下去,在艰苦奋斗的艺术道路上实现梦想。

培养健康的舞评队伍是当务之急

“我最愿意看人家怎么骂我,骂在哪儿是有道理的。”赵汝蘅说,像《大红灯笼》《红色娘子军》等舞蹈精品,都是被“骂”出来的。

然而,让赵汝蘅担心的是,现在很多人喜欢一团和气,听不进不同意见。“‘大花轿人人抬’、自我吹捧、相互吹捧。一个作品还没上演,就已经被吹上了天。这非常糟糕。”赵汝蘅说。

努力培养一支健康的舞评队伍是当务之急。“舞者每天都要边照镜子边练舞、练体型、纠错,而评论界就是舞者追求完美的一面镜子。”赵汝蘅说,如果舞评只是一味地吹捧,那么呈现在舞者面前的只能是模糊的“哈哈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