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09 月 06 日 
最新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西南考试网高考信息

给无证教师“开后门”在线教育不能降低标准 白晶晶

   疫情当下,在线教育成了许多人上课培训的主要方式。但上课的老师是否有资质呢?近日,新华社曝光多所在线培训机构教师资格证存在不公示或公示信息不准确等问题,不仅如此,相关机构的招聘信息对教师资格证也未进行明确要求。

  教培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各路机构纷纷使出战略升级、融资扩张等大招,一门心思扩大市场份额,想方设法抢夺“生源”。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用“出身名校的名师”当诱饵,吸引学生家长报名“入瓮”是屡试不爽的一招。

  利益当前,投家长所好,一些教培机构动起了“移花接木”的心思,对旗下老师进行包装,为其打造诱人的教育履历,改头换面、以次充好,放在网站上招揽生源。实际上,不少所谓名师,别说线下的教学经验了,就连网络授课的经验也约等于零。

  正如新华社报道中提到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网上教师藏着不少“猫儿腻”,师资介绍“前有后无”,表述含糊不清打擦边球。记者暗访发现,无证人员进入教培机构易如反掌,相关培训机构对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视若无睹。更有一位在在线教育机构兼职多年的大学生表示,像他这种“兼职教师”十分常见,“只需会说普通话,通过面试和培训,即可上岗。”

  会说普通话就能上岗,这样的爆料实在让家长心惊。不知道打着名校名师旗号“揽生源”的教育机构,有多少是“有名无实”的虚假宣传?又有多少家长冲着名师的名头,花大价钱充值了网课VIP,结果只得到良莠不齐的教育服务?

  针对此次媒体曝光的网上教师资格证编号存疑一事,业内人士分析称,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编码为编造的,另一种可能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编码是13位的,教师资格证是17位的,机构有可能在教师资格介绍上混淆了概念,打了政策的擦边球。”

  疫情暴发以来,线下教育纷纷“关停”,教培机构纷纷投身线上的“生意”。不少机构忽视自身能力,前期采用广告大战、促销引流的方式进行扩张,后期陷入缺乏足够师资承载增加的用户量的困境,只能偷偷降低准入门槛,给无证教师“开后门”。

  不过,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讲师有丰富的线上教育经验,或是自身素质优异,寓教于乐善于教学,那一纸教师资格证似乎也没那么重要。校外培训,家长看的还是“疗效”,证再齐全,没有学习效果也是白报班。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从教学效果来看,一纸教师证似乎不如教学能力更重要。然而,有没有教师资格证的都给宣传成有证的,这种混淆视听才是问题的关键。

  线上教育培训虽然灵活、方便、自由,但是标准不能降低,平台方必须尽到告知义务,公示清楚师资的具体情况,不能夸大宣传,让家长稀里糊涂交钱。

  线上教育机构鱼龙混杂“水很深”,身为消费者的学生和家长,一不留神就会“中招”。严格监管,将相关教师资质的要求落到实处,不仅是保护莘莘学子的合法权益,更是净化教培市场的题中应有之义。

 

 
 
(责编:郝孟佳、岳弘彬)